和小凤凰热恋💘的波老师

我,波将金,小凤凰梦男一个。不服?你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为什么你一个21世纪的人会比我这个来自18世纪的人还要封建古板。头像是我的女神老婆,羡慕吧?😏

《神奇女侠》“爱”——展现人性之美的永恒主题

弦来无事sud:





从去年BvS之后就开始等《神奇女侠》上映,一路关注着相关讯息直到终于在电影院看到她,甚至突发奇想和喜欢DCEU的小伙伴们在广州办了一次Imax观影活动……


而今,在忙完婚礼等等琐事,《神奇女侠》电影票房突破6.5亿的时候,终于抽出些时间,花点笔墨简单写下这个影评 。




我对《神奇女侠》电影的整体观感,完全是超出预期的——好看!


DCEU系列作品当中,《神奇女侠》这部讲述漫画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级英雄的起源故事,在风格和设定上,与之前的三部作品,相似,却又有着极其不同的个人风采。


相较于同为英雄起源却涉及宇宙星际层面和第三类接触的《钢铁之躯》;探讨神性、人性和超英存在意义并有着文艺复兴时期戏剧风格的《蝙蝠侠v超人:正义黎明》;以及探究恶人内心世界兼具画面音乐感官爆炸的《自杀小队》。《神奇女侠》的起源故事更侧重于英雄启蒙、角色成长、心理描写,以及爱情故事,使用着更为细腻的笔触,将戴安娜从孩童成长为真正英雄的过程,一路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电影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背景为切入点,在种种生活细节的描绘中,引人深思各种关乎社会、关乎人类的问题,比如战争,比如和平,比如平权,比如种族歧视,比如对话与沟通。


关于这些,自电影上映起,就有很多喜爱这部电影的粉丝们做出过,或详细生动,或结构严谨,或感人至深,的评价及论述。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仅就个人观感谈一谈这部电影的主题——爱。




作为DC三巨头,如果说超人是希望,蝙蝠侠是信念,那神奇女侠则代表着——爱。


与超人和蝙蝠侠这两位特点鲜明的男性超级英雄不同,神奇女侠在象征意义上显得更为包容。结合戴安娜在天堂岛的成长经历,这种包容万千的情感,电影中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提及。




戴安娜是整个天堂岛的宠爱下,一点点长大的。她是亚马逊族的公主,女王希波吕忒的女儿,除此之外,她更是天堂岛唯一的孩子。


电影一开始,幼年的戴安娜调皮地翘课,穿梭在集市中,欢快地和身边的人打着招呼。很显然,她们喜爱这个孩子,知道她又一次翘课去看训练,看着她奔跑而过的身影,会露出喜悦的笑容。


而在成年戴安娜单挑亚马逊战士并展现出神级力量的那场戏中,当阿尔忒弥斯的武器手柄部击中了戴安娜的右脸,无论是希波吕忒还是安忒俄伯的副官莫拉尼佩都在特写中露出了宛如自己遭到重击的疼痛表情,而阿尔忒弥斯更是有了片刻的迟疑。她们都爱着这个孩子,这个由她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她们当然不想她受到任何伤害。而当她最终赢得胜利时,她们都给予了认可和鼓励。


随后,在亚马逊族从史蒂夫那里得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众人讨论着后续处理方案,而戴安娜则追上来提出战争是因阿瑞斯而起亚马逊人需要挺身而出。那时,并没有人真正的试图反驳她。她们或许觉着这番言论可笑,或许认为这番言语太过空乏,但她们爱这个孩子,也不愿去打破她的天真和善良。


也或许,她们曾几何时,也抱有和戴安娜一样纯粹的理想,否则,又怎么会在史蒂夫描述战争情形时感到悲伤?她们又是否在戴安娜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亚马逊人曾口口相传的信仰?




至于戴安娜的母亲希波吕忒,以及她的小姨安忒俄伯,她们理所当然的爱着戴安娜,用着不同的方式。


希波吕忒将戴安娜当做珍宝,几乎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她用一种几近溺爱的姿态在守护着戴安娜,就像她拉住贸然往下跳却差点掉下悬崖的小戴安娜时那个如释重负的微笑;就像她在给小戴安娜讲睡前故事时宠溺的样子;就像她在小戴安娜提出去看杀神武器时抗拒却不舍责备女儿的困扰;就像她在终于决定要训练戴安娜时流下眼角却被简单擦去的泪水。


而当德军踏上沙滩,她骑马赶到山崖上,在见到戴安娜和史蒂夫站在一处,她第一时间怒吼“离她远点”;当戴安娜透露出想要离家前往战场消灭阿瑞斯时,她甚至不惜说出“那只是个故事”这样的话来阻拦她的孩子;当戴安娜选择离开,她将安忒俄伯的冠冕交给女儿,在戴安娜离开的背影中转回身,目送着女儿走向未知的未来。


这是属于一个母亲的爱,或许并不如何恰当,或许并非审时度势,或许过分保护与宠溺,但却如此的真实。希波吕忒,无论她如何强大,无论她统领她的族群战胜了什么,作为亚马逊女王的她,在面对戴安娜的时候,永远都只是一个母亲。




而安忒俄伯,她对戴安娜的爱,则用着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展现。


“是蝎子就要学会叮蜇,是豺狼就要学会撕咬。”


当希波吕忒想要将戴安娜安全地放在象牙塔中重重保护的时候,反对并私下传授戴安娜战斗技艺的人,正是安忒俄伯——戴安娜的小姨,希波吕忒的妹妹,亚马逊的将军。


安忒俄伯坚信着让戴安娜真正的强大起来,才是保护她的唯一方法。所以,她才会在戴安娜击败她,甚至让她流血受伤时,露出那样严肃却又欣慰的笑。那是她教养大的孩子,经过她的训练,虽然依旧稚嫩,却逐渐展露出属于半神的真正的力量。那是戴安娜未来所赖以生存的力量,那力量能保护戴安娜,即便那力量如此强大,会让爱她的人受伤。


然而,无论戴安娜再如何强大,她也依旧是安忒俄伯爱的孩子。她关注着这个孩子,爱护她,教育她,训练她,直到她能脱离自己和族群的庇护。她甚至不惜用生命去保护她,任凭子弹穿胸而过,任凭献血流淌。




当战斗结束,当安忒俄伯死去,伴随着众人略显沉默的哀悼,莫拉尼佩崩溃大喊着从远处奔来,扑跪在安忒俄伯身边。在数分钟前,她们还曾合作过一次“盾”;在数小时前,她们还一起站在练武场上,看着戴安娜的成长;在数日前,她们也许还和往常一样,在训练场中结伴巡回,讨论着改进训练的方式,或者其它任何琐事。


安忒俄伯和莫拉尼佩相伴千年,她们是同族,是同伴,是战友,是姐妹,甚至可能有着跟深层次的关系。她们不仅仅在战场上相互交托后背,她们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依旧充满默契。依旧是成年戴安娜单挑亚马逊战士的那场戏,当戴安娜击败了阿尔忒弥斯往安忒俄伯的方向看去,莫拉尼佩跃跃欲试地往前走了一步,却在看到安忒俄伯抬头的瞬间退了回去。如果她没有在时刻注意着安忒俄伯?如果这都不算爱?




不得不说,安忒俄伯和莫拉尼佩的悲剧色彩,在电影前半部分,就已经为电影结局立下了一个巨大的flag。


实际上,在电影开拍前后,各种版本的剧情猜测铺天盖地,而结局也无一例外都能猜到——史蒂夫·特雷弗死去,戴安娜打败反派。而在电影当中,史蒂夫的死,导致戴安娜短暂黑化,而最终,她为爱而降临人间,也被爱所拯救,用爱战胜了自己。




戴安娜与史蒂夫的爱,可谓是电影贯穿始终的极大亮点,在战火纷飞和残酷现实间,宛如一股清流,像是孩童们伴随着晨光吟唱的赞歌。


茹志娟在《百合花》写道:“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戴安娜和史蒂夫在电影这场旷日持久却又转瞬即逝的战争当中,究竟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刹那?这样的瞬间?


他们肝胆相照,他们生死与共,他们也曾分裂,他们也曾相互怀疑,但他们相爱,他们依旧贯彻着他们自己的正义。而这,正是人性,是爱。




希波吕忒曾无数次告诫戴安娜“人类不值得你这样做”,就像玛莎在夜空下对克拉克说“我从不希望这个世界拥有你”“你并不欠他们的”。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她们发自内心的祈求。她们深知,她们的孩子即将面对的会是什么,她们深知她们的孩子会在直面人性时受到伤害。这是母亲的爱,而这样的善,恰恰鼓励着她们的孩子去面对,去踏出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那一步,即便将要迎来暴风骤雨,即便会遍体鳞伤。


人性本善,人心向善。也正是因为相信这一点,相信爱,英雄才能在饱经苦难后,重新站起来。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孟子


无论是超人,蝙蝠侠,还是神奇女侠,他们都曾经历过苦难与黑暗。而正是因为看到了真正的黑暗,才更能理解光明的可贵与珍惜,才能够选择“相信爱”。而这,恰恰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初衷所在。


DCEU的三巨头,在关于这一点的塑造上,真的非常的相似。


《蝙蝠侠v超人:正义黎明》中,超人在直面人心险恶社会黑暗时,选择了逃避;蝙蝠侠在目睹黑零事件后,一步步堕落到不得不用猎杀超人来麻痹自己;而在《神奇女侠》中,当五人小队另外三人弹尽粮绝只能躲在障碍物后拥抱在一起,当史蒂夫驾驶着满载毒气弹的飞机在天空中爆炸,戴安娜陷入疯狂。


不同于从小一直克制着自身力量的克拉克,不同于身为人类力量有限的布鲁斯,戴安娜瞬间暴走所展现出来的神级力量,无一不在向观众诠释着——当神不再怜悯,当神不再爱人类——的时候,是怎样一种犹如末日的可怕景象。


而最终,戴安娜抓住了那缕光,她选择相信史蒂夫,她选择相信爱。


爱,本就是这样,是这世上,最为复杂,最为纯粹,最为简单的东西。




“我必须去。


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


我真希望我还有时间。


我爱你。”


——《神奇女侠》史蒂夫·特雷弗

评论

热度(22)